<pre id="9n7pn"></pre>

    <ruby id="9n7pn"><ruby id="9n7pn"></ruby></ruby>
    <noframes id="9n7pn"><pre id="9n7pn"></pre>

    <pre id="9n7pn"><ruby id="9n7pn"><ruby id="9n7pn"></ruby></ruby></pre>
    自來水的“河南智慧”

    2023-07-11

    正值夏季高溫,城市區域供水壓力分配不均時,就會導致部分家庭水壓過低,水龍頭的水流細得像根筷子;家中這個月明明用水量屈指可數,結果卻收到上百噸的水費清單,漏水點卻不知道該去哪里尋找……

    小小傳感器,發揮大作用。監測流量的、壓力的、水質的、噪聲的,全方位的傳感系統,成為智慧水務管控一體化平臺的“神經末梢”,水務公司不僅實現了供水數字化、智能化,供水在云端的“智慧”,讓服務更高效更貼心。目前,河南的儀器儀表產業在國內位次領先,智能化儀表實現產業集群化、規?;l展,未來空間巨大。

    【平臺】供水變得更智慧

    體感越來越熱,當遇到降壓供水,熱水器打不著,滿身汗臭卻無法洗澡,那滋味怎一個酸爽了得。那么,自來水公司該如何保證供水質量呢?

    如今隨著自來水公司對信息化、數字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將智能水表融合到自來水公司的管理系統中,這就是智慧水務。該應用,從供水前端到末梢,通過不同的傳感器系統,收集供用水各個環節的數據,對數據進行加工,為自來水公司提供增值服務。

    對于以家庭為單位的用戶來說,供水數據由于過于精細,價值不是太大,但對于水務公司來說,了解整個城市的供用水數據,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務公司可以通過數據了解用水的高峰期,哪個區域用水量多,供水壓力是否合理……然后通過智慧水務平臺對不同區域間的供水量和供水壓力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了解到,老城區自來水管網鋪設時間較早,年久失修,存在跑冒滴漏的情況,甚至會導致漏水點附近地基被掏空,出現塌方事故。針對這種問題,智慧水務也能及時“查漏補缺”。

    以高平市自來水公司智慧水務管控一體化平臺為例,依托于軟件系統的水量分析,該自來水公司重點解決了5個高漏損率的區域,使用期間,漏損率連年下降,從25%以上的漏損現已降低到了15%以內。在公司沒有新建水廠的情況下,保證了新增3000余戶的用水。供水能耗也降低了25%。

    【階段】智慧水務國內還在試點

    智能水表未來的發力點,更多的是軟硬件系統方面的開發,以及智慧水務管控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應用。

    所謂智慧水務,是水務企業信息化的高級階段,其核心理念是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智能設備立體感知企業生產、環境、狀態等信息的全方位變化,對海量感知數據進行傳輸、存儲和處理,并基于統一融合和互聯互通的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大數據時代下對數據的智能分析,以更加精細、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企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各個環節,從而達到“智慧”的狀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智慧水務在我國還處于試點階段。目前,我國水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只有少數國內領先的水務單位率先搭建了云平臺,初步實現系統的融合與共享。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慧水務應用已經起步,但其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一線城市的水務單位大多建設了比較完善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有的已經擁有專屬的統一管理和應用系統平臺,但水務整體的智能化尚處于起步階段。一般地級市水務單位整體正處于探索階段。一般縣級水務單位整體還處于觀望階段。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分析說,這就需要掌握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水務業務專業單位構建生態合作,強強聯合,并提出科學合理且可行的解決方案。

    【產業】國內一半自來水公司水表河南造

    相對于看不見的傳感器,智能水務更像是各種傳感器的集成終端。如今水表已進入智能化時代。

    智能水表門類眾多;

    物聯網水表具有安裝簡單,維護方便,能適應各種安裝環境等特點;

    超聲波水表則利用超聲波技術實現高精度計量,內部沒有活動部件和阻流元件,不受水中雜質影響;

    無線遠傳水表則采用低頻窄帶微功耗無限通訊技術,無需布線,維護方便,具有復雜環境下遠距離通訊能力;

    有線遠傳水表的系統成本低,通訊成功率高,可輕松實現抄表到戶;

    電磁水表則專為水工業設計研發,獨特的全不銹鋼外殼設計,確保在高污染腐蝕環境中使用,符合國內水表使用環境,滿足城鎮供水計量標準,可優化供水用水和確保準確的水貿易計量結算。

    【發展】需要有針對性補鏈強鏈

    全國來看,國內做儀器儀表較為集中的地區是浙江和山東,河南在體量上則屬于第二梯隊。相比較而言,浙江的寧波、杭州兩地儀器儀表產業集聚程度高。首先是發展較早,其次是產業鏈較為完善。河南在儀器儀表上游的電路板、芯片等方面缺少相應的布局。一般來說,原材料采購成本占到了總成本的60%~70%,如果省內有完整的產業鏈,分布有上游企業,那本地儀器儀表企業的成本會大幅降低。

    為此,業內人士建議,一方面政府部門需要通過引進儀器儀表上下游企業,來形成產業的集聚;另一方面,也要在相關上游企業的布局上,能夠考慮到細分市場的需求,做出有針對性的布局。(轉載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產品